
由法制日報社主辦的“第二屆網絡司法拍賣研討會”今天在京召開。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有關負責人透露,在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意見后,六易其稿的網絡司法拍賣司法解釋已經進入報批程序。 2015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提出“加大司法拍賣方式改革力度,重點推行網絡司法拍賣模式”。2015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和規范人民法院網絡司法拍賣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法院開展司法拍賣應全面推行網上拍賣方式”。 據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執行督導室主任何東寧介紹,從2015年9月起,最高人民法院便開始就相關司法解釋在全國法院系統內廣泛征求意見,邀請專家進行論證。截至目前,已六易其稿。在征求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意見后,已經進入報批程序。 2012年6月26日,淘寶司法拍賣平臺正式上線,成為我國首個也是目前最大的司法網拍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2月,全國已有28個省(區市)超過1200家法院入駐淘寶網司法拍賣平臺,迄今累計進行網拍超過19萬次,成功處置標的物總金額約1200億元。僅2015年一年,淘寶拍賣就為當事人節省傭金超20億元,網絡平臺的“零傭金”優勢凸顯。 據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司法鑒定處處長饒文軍介紹,從近幾年的實踐情況看,除了成交率、溢價率實現雙高,網絡司法拍賣也將傳統司法拍賣平均6個月的資產處置周期,大幅提高到平均只需2至3個月。 “根據調研,經過網絡司法拍賣的標的物,就算未能拍賣成交,絕大多數也能實現詢價功能,最終通過變賣、以物抵債等方式進行處置,真正因無法處置而退回被執行人的不足5%。”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褚紅軍說。 在司法之外,行政機關也開始重視利用網絡拍賣平臺處置資產。在海關拍賣罰沒資產、政府拍賣公車等領域均有不俗表現。 3年多的探索后,網絡司法拍賣迫切需要明確的法律依據。何東寧介紹,此次出臺司法解釋,將以問題為導向,解決拍賣中各地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同時在權利救濟、責任承擔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 另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秘書長李衛東透露,目前,全國拍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在制定網絡拍賣國家標準,有望于今年7月正式發布。 來自北京、天津、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法院系統的代表,海關總署、西部產權交易所、拍賣協會、淘寶司法拍賣平臺、律師事務所的代表,以及中國政法大學、清華大學的專家學者等40余人出席研討會。法制日報社社長邵炳芳參加研討會并致辭,法制日報社副總編輯張亞主持了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法治周末報社承辦。
|
|
--來源:法制日報 |